孩子一到初中,进入青少年叛逆期后,不少父母就会感觉,想和孩子心平气和的交流简直难比登天。自己说一句,孩子顶嘴十句,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,半个字都不听我们的。亲子之间连交流都办不到,亲子关系自然也会愈加疏远。
跟初中孩子交流的六个要紧办法:
办法1、要选按时机。
要在适合的时候,使用适合机会去跟孩子交流,不要想起来就讲,讲起来就没完没了。譬如督促孩子学习,介绍学习技巧,等等,要在考试以前讲,要在平常讲,考试结束了再讲的话,就有点秋后算账的意思了,成效反而不怎么样。
办法2、真的地去“听”孩子讲话。
最好是立即去“听”孩子要说的。由于,父母一次、二次、三次地忽视他们后,他们便会慢慢地失去了“对你说”的兴趣。另外,在“听”时,最容易做目光接触,要让孩子了解你是真的想听。
办法3、不要取笑孩子的任何问题。
孩子的想法与世界是和大人不一样的。除非孩子自己也在笑,不然别去笑他。特别当孩子非常认真地告诉父母任何事情的时候,你轻蔑或不相信的态度,只能伤害他们,致使他们将来也不会跟你谈类似的话题了。幽默交谈固然好,但要把握尺度,别把玩笑变成了取笑。
办法4、要少唠叨。
有的父母抓住孩子就讲道理,就长篇大论,结果唠叨起来没完,叫人不胜其烦,父母唠叨的越多,孩子就越是反感,孩子会故意不听,以示反抗。因此,父母要少说,精讲。以孩子能微笑着听你的说话为标准,一旦谈话的氛围不融洽了,就要改变方案。
办法5、主动推荐我们的感受。
父母无需把自己心中的担忧向孩子表明,去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,但有时可以主动与孩子推荐我们的心情、感受及对事情的怎么看,如此孩子也就很容易向你诉说他的心情、感受与怎么看了。
办法6、要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在帮助他,而不是在责怪他。
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,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。当孩子遇见挫折的时候,他们总是非常迷茫失落焦急,这个时候父母越是指责孩子,就越容易让孩子叛逆。而开导,鼓励,真诚地帮助,会拉近和孩子心灵的距离。
跟初中孩子交流时容易步入的误区:
指责。
我们的孩子在其他人眼里真的是一朵花或一匹骏马,但在有的父母的眼里,我们的孩子永远没其他人的孩子强。假如爸爸妈妈不改变对孩子对孩子的怎么看,一味的用消极的态度贬低孩子,孩子最后真的就变成爸爸妈妈眼中的样子。
觉得孩子的事不值一提。
一些父母对孩子的话一直不以为然,觉得孩子遇见的事都不值一提,这种做法会致使孩子不愿向父母诉说烦恼,觉得“说了也没用”,不会得到看重,甚至招来父母的笑话:“这点小事有哪些,没关系的。”
用大道理代替贴心交流。
部分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,一直先罗嗦出一段大道理,摆出一副”我是大人“的架子,假如孩子不同意,就会喋喋不休地说下去,直到孩子同意为止。相比这种交流方法,孩子会更喜欢平等的交流,即便他们的某些想法暂时不被同意,也可以被尊重表达的权力。
跟孩子聊天,话题只有“学习”。
一些父母虽然天天将孩子的身体照顾地无微不至,但一旦开口聊天,一直会没完没了地询问孩子的学习状况,天天与孩子交流的话题一直围绕着成绩、作业、考试、分数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