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两份文件基本信息对比
文件名字 | 发布时间 | 发文字号 | 发文机构 |
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 | 2010年2月8日 | 妇字〔2010〕6号 | 全国妇联 教育部 中央文明办 民政部 卫生部 国家人口计生委 中国关工委 |
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 | 2019年5月14日 | 妇字[2019]27号 | 全国妇联 教育部 中央文明办 民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中国科技协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 |
2、发文内容变化对比
内容 |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 |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 | 变化 |
0—3岁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 | (1)倡导母乳喂养,增强婴儿免疫力。 (2)鼓励主动学习,学会儿童平时养育和照料的科学办法。 (3)设定生活规则,培养儿童好的生活行为习惯。 (4)加大感知练习,提升儿童感官能力,预防儿童伤害。 (5)关注儿童需要,激起儿童想象力和好奇心。 (6)提供言语示范,促进儿童语言能力进步。 (7)加大亲子交流,培养儿童好情绪。 (8)帮助儿童适应幼儿园生活。 | (1)倡导母乳喂养。 (2)鼓励主动学习儿童平时养育和照料的科学常识与办法。 (3)制定生活规则。 (4)丰富儿童感知经验。 (5)关注儿童需要。 (6)提供言语示范。 (7)提升安全意识。 (8)加大亲子伴随。 (9)看重发挥家庭各成员角色有哪些用途。 (10)做好入园筹备。 | 《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》增加“提升安全意识”、“看重发挥家庭各成员角色有哪些用途”两项 |
3—6 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| (1)加大儿童营养保健和体育训练。 (2)培养儿童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。 (3)抓好安全教育,降低儿童意料之外伤害。 (4)培养儿童好的人际交往能力。 (5)增强儿童社会适应性,培养儿童抗挫折能力。 (6)丰富儿童感性常识,激起儿童早期智能。 | (1)积极带领儿童感知家乡与祖国的美好。 (2)引导儿童关心、 尊重别人, 掌握交往。 (3)培养儿童规则意识, 增强社会适应性。 (4)加大儿童营养保健和体育训练。 (5)丰富儿童感性经验。 (6)提升安全意识。 (7)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。 (8)科学做好入学筹备。 | 《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》,增加了“积极带领儿童感知家乡与祖国的美好”; “科学做好入学筹备” |
6—12 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| (1)做好儿童健康监测,预防容易见到疾病发生。 (2)将生命教育纳入生活实践之中。 (3)培养儿童基本生活自理能力。 (4)培养儿童的劳动观念和适度花费习惯。 (5)引导儿童懂得感恩爸爸妈妈、诚实为人、诚信做事。 (6)帮助儿童培养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。 | (1)培养儿童朴素的爱国情感。 (2)提高儿童道德修养。 (3) 培养儿童珍惜生命、 尊重自然的意识。 (4)培养儿童好的学习态度。 (5)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习惯。 (6)培养儿童的劳动习惯。 (7)积极参与家校社协同教育。 | 《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》修改了原家庭教育指导,增加“培养儿童朴素的爱国情感”;“提高儿童道德修养”。 |
13—15岁儿童身心进步特征 | (1)对儿童拓展当令、适合、适度的性别教育。 (2)借助平时生活细节,拓展伦理道德教育。 (3)拓展信息素养教育,引导儿童正确用各种媒介。 (4)看重儿童学习过程,促进儿童快乐学习。 (5)尊重和信赖儿童,促进好的亲子交流。 (6)树立正确的学业观,尊重儿童的自主选择。 | (1)看重价值观教育。 (2)看重儿童青春期人格进步。 (3)增强儿童学习动力。 (4)提升儿童信息素养。 (5)对儿童进行性爱文化。 (6)构建好的亲子关系。 (7)看重生涯规划指导。 | 《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》修改了原家庭教育指导,增加“看重价值观教育”;“看重儿童青春期人格进步。 |
16—十八岁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 | (1)引导儿童树立积极心态,尽快适应学校新生活。 (2)引导儿童与异性正确交往。 (3)引导儿童“掌握合作、掌握推荐”。 (4)培养儿童做一个知法、守法的好公民。 (5)指导儿童树立理想信念、合理规划将来。 (6)引导儿童树立自信心,以平时心对待升学。 | (1)引导儿童树立国家意识。 (2)培养儿童法治观念。 (3)提升儿童交往合作能力。 (4)培养儿童的责任意识。 (5)加大儿童美育。 (6)指导儿童以平时心对待升学。 | 《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》,增加了“培养儿童法制观念”,“加大儿童美育的家庭教育指导。” |
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 | (1)离异和重组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 (2)服刑职员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 (3)流动人口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。 (4)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。 | 离异和重组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流动人口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 服刑职员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 | 《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》与原《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》一致 |
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| (1)智商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(2)听力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(3)视觉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(4)肢体残障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(5)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(6)智优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| 智商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听力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视觉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肢体残障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精神心理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智优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| 《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》与原《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》一致 |
保障手段 | (1)加大组织领导 (2)明确职责分工 (3)重视资源整理 (4)抓好队伍建设 (5)扩大社会宣传 | (1)加大组织领导 (2)明确职责分工 (3)重视资源整理 (4)加大理论研究 (5)抓好队伍建设 (6)培育社会组织 (7)扩大社会宣传 | 《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》增加“加大理论研究”;“培育社会组织两点保障手段” |
3、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启发点
(一)强调“立德树人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”。
修订后的大纲切实贯强调这一理念,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的是品德教育,是怎么样做人的教育。
1.父母要主张文明、和谐、平等、关爱的家庭价值观,打造好的夫妻、亲子、邻里关系,妥善解决家庭内部矛盾。
2.家庭德育要回归美好的家庭生活。父母让孩子在丰富、优质的日常掌握构建和谐关系、开阔视线、培养才干、培养美德。
3.父母应注意言传与身教相结合,严格需要与个性成长相结合。
(二)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。
大纲特别强调引导儿童树立国家要意识,家国情怀就是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置个人与国家的关系,第一,从小处着手培养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认可,譬如,说中国话、写中国字、做中国人,发自内心地感到自尊、自信、自豪。第二,具备服务国家、奉献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。第三,掌握处置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,可以将个人利益、集体利益、国家利益高度统一,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出现冲突时,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利益。
(三)各年龄段指导内容逻辑:德智体美劳,德为先。
除去新婚期、孕期与0~3岁年龄段外,其余每一个年龄段都增加了家庭道德教育的指导内容;每一个年龄段的指导内容要素根据德智体美劳的逻辑展开,强调了德的最重要地位。